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企业、组织文件标准化管理具体有哪些要求和方法?
实习期应聘岗位是总助,公司在筹备阶段,上海某公司是大股东,空降来的总经理和一线部门俩经理。公司和上海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文件标准化管理系统,总经理要求我实习的两个月内把这边各个部门的职能、制度、工作流程、相关表单用一个统一的原则汇总出来,需要什么东西一分钟以内就能找到。自己搜索了一些公司的文件控制程序,发现还是挺五花八门的……因此想参照一个成熟的标准,查到了ISO9001关于文件标准分类和管理的一些内容。
现在的问题是,太过抽象或者繁复的规定并没能帮助我,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能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
ISO9001:2008版标准对文件的形式没有任何要求,完全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方式。质量体系文件可以只有一个质量手册(很多小企业都是这种形式),也可以有上百个三级文件,不同的企业,文件的形式可能都不太一样。
ISO9001:2008版标准只对文件的内容有要求,不管你有多少文件,也不管你的文件体系是金字塔式还是循环式,文件的内容必须包含标准的所有条款,也就是对标准的条款要求有具体的执行规定,要有负责条款的部门和人,要有实现条款的具体工作流程和规定,要有对这些条款实现过程的评价和改进,等等。
所谓6个必须文件,是因为ISO9001标准里有6处出现了类似这样的话:“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国内的专家们一看见这句话,就认为应该有一个文件专门管这个条款,于是就有了1+6的质量管理体系,1是质量手册,6是6个所谓必须的程序文件。这种模式在94版和2000版的时候几乎是必须的,没有就通不过文件审核。但是在2008版标准发布的时候,ISO组织的说明里提到了文件的形式问题,声明无意同一文件的形式,只要求文件的内容应覆盖标准。
下面是回答提问者的正题。
ISO9001标准里对文件管理的规定是很简洁的,共有7条,5个关键词,三个基本要求:
1、批准:文件发布前要获得批准,文件修改和更新前要获得批准。
2、识别:文件要有修订状态识别,例如国家标准后面都带年号:GB 7258-2012.这样我们就知道GB 7258-2004已经作废。年号是一种识别方式,另外也可以是版本号。
3、获得:要保证使用文件的人获得有效版本,就是文件发放、旧文件回收等程序。
4、外来文件:要识别企业都是用哪些外来文件,比如企业的产品适用哪些国家标准,这些外来文件要控制分发。
5、作废文件:作废文件要有识别,让人知道它是作废的。
三个基本要求是:批准,识别,获得(发放)。
题主目前要做的工作是,把所有文件都收集起来,分类,合并。比如文件管理程序按批准、识别、发放的原则,将其内容合并成一个。但是这样做的过程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仅仅是文件管理程序还好说,其他的制度就比较麻烦了,因为题主只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也不可能对所有流程都了解,经常会遇到同类文件好多个不知道该怎么合并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困难,建议这样做:先规定部门的职责,然后由职责部门自己编制文件,采购部编制采购文件,设计部编制设计控制文件等等,再收集上来统一格式,比如配上统一的封面,加上统一的文件编号和版本号,用统一的字体。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专业能力,只需要组织能力。组织的不管好不好,至少文件看上去都挺整齐,组织好的话,文件内容有可操作性;组织的不好,文件就比较空泛,那也没关系,先有个大概的标准,以后再慢慢修订也不是不可以。
那6 个文件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性,不管什么行业的通用要求。而其他方面形成的文件取决于企业实际情况,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灵活性。
简单来说就是做你所写,写你所做:
1、《文件控制程序》:写的就是文件,而文件就需要控制。
2、《记录控制程序》:记的就是记录,而记录也是证据,也需要控制。
3、《内部审核程序》:审核是持续改进的起点,用来发现现有体系的好坏,持续改进才是质量体系的目标。
4、《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实施了自然要纠正和预防。
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关于所有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
随便说点注意事项:
1.文件的编写格式要统一(字体颜色,大小,目录等),格式、排版符合要求。
2.文件要有编号(文号)版本号并且准确,文件名称简洁、明晰,无歧义。
3.专业术语的描述以及注意口头语与书面的区分,术语、称呼一致。
4.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的表单说明,引用的文件、记录的编号、名称准确无误。
5.文件整体架构符合要求(如目的,适用范围、流程、内容、引用支持性文件、质量记录等)。
6.文件中的内容不相互矛盾(如正文内容应与表单内容一致,正文内容应与流程图一致,正文内容前、后描述一致等)。
7.文件内容符合标准(如国标、行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