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认证和3C认证有什么区别:
CB制度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E)建立的一套全球性互认制度,全球有34个国家的45个认证机构参加这一互认制度,...企业从其中一个认证机构取得CB证书后,可以较方便地转换成其它机构的认证证书,由此取得进入相关国家市场的准入证。
CCC认证是中国境内的强制性认证要求。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是国内的(CCC),一个是国际互任的(CB)。
在我国同时申请CCC和CB认证,认证机构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如CQC规定:企业在申请3C认证或CQC标志认证时,如果同时申请CB认证,将获得CQC提供的CCC+CB或CQC+CB的一体化超值服务,可大大降低成本,加快认证速度。

什么是CB转CCC认证模式?
答:CB转CCC模式即我国CCC认证机构(目前主要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可CB体系其他成员国颁发的CB认证证书以及CB报告,并将CB认证证书作为颁发CCC认证证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按照我国CCC要求,补充进行差异试验,以确认该产品符合我国标准要求。按照相关认证细则要求,进口家电产品的差异试验主要涉及标志和说明、输入功率和电流、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元件、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耐热和耐燃等。CB转CCC认证模式的最大优势体现在下述三方面。
一是部分项目的差异试验替代了全项目检测,节省了样品检测成本。
二是节省元器件随机检测成本。
三是一般从接受申请开始1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整机测试,缩短了检测周期。
是否只需提供CB证书及报告就可进行转证?
答:不是,除了必要的CB证书及报告外,企业还需经过我国CCC认证机构的审核,有可能会再提供其他相关资料,以及提供整机或部件样品进行检测。
CB转CCC认证过程中的具体核查步骤包括哪些?
答:主要核查步骤分为两阶段进行,分别为资料核查阶段及样品核查阶段。
1.资料核查阶段
作为检测的第一阶段,首先需要确认CB报告、CB证书、申请书、元器件清单、覆盖型号差异是否齐全等。如果已做过国外审厂,则需要提供审厂报告。当CB证书中的申请人与申请CCC产品认证的申请人不一致时,需提供CB证书持证人(申请人)的授权书,授权书至少应包括授权声明、双方责任等。
2.样品核查阶段
按照相关要求,凡以CB证书申请的主检产品,原则上均应送至少一台样机进行核查。覆盖系列产品应按照产品差异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另外追加送样。由于国外认证机构在产品单元划分上和我国存在明显差异,经常将数十个型号的产品放在同一份CB报告中,遇到上述情况则必须按照《CCC认证实施规则划分单元原则》进行单元重新划分。单元划分工作较为专业,建议客户在申请前先咨询相关检测试验室,避免多次修改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