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见的ISO认证骗局,如何避免ISO认证
常见的 ISO 认证骗局及避免方法
常见的 ISO 认证骗局
虚假认证机构骗局:
表现: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知名认证机构,或者设立虚假认证机构,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企业进行认证。这些机构通常没有合法的认证资质,其颁发的认证证书也不被认可。
案例:某小型制造企业被自称是国际知名认证机构代表的电话吸引,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办理了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证书最终被客户发现是假的,导致企业失去订单并遭受声誉损失。
认证咨询骗局:
表现:一些不良咨询公司声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体系认证服务,包括认证咨询、文件编写、内部审核等。但实际上,这些咨询公司往往缺乏专业的认证知识和经验,只是为了赚取咨询费用。
案例:一家食品企业聘请了咨询公司进行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公司为企业编写了虚假文件并指导了形式主义的内部审核,企业虽然通过了认证,但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查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
认证诈骗团伙骗局:
表现:诈骗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联系企业,有人冒充认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有人制作虚假的认证证书。
案例:一个诈骗团伙以某知名认证机构的名义向多家企业发送认证邀请,安排人员冒充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并收取高额费用,审核结束后为企业颁发虚假证书,当企业发现被骗时,诈骗团伙已消失无踪。
低价签约后的连环加价陷阱:
表现:部分机构以低价吸引客户签约,随后以“材料不全”“审核排期”等理由拖延进度,并要求支付额外费用。
案例:某制造企业在投标前被要求支付高额加急费,否则无法出证。此类机构通常未在认监委备案,其颁发的证书可能被官方判定无效。
虚假整合的“套壳术”:
表现:企业将不同体系的文件简单拼接,如质量手册照搬网络模板,环境管理程序直接复制竞争对手等。
案例:东莞某灯具厂将三体系文件简单拼接,导致监督审核发现大量不符合项,客户终止合作并损失巨额订单。
如何避免 ISO 认证骗局
核实认证机构资质:
方法: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的官方网站查询认证机构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注意:确保认证机构具备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优先选择被国际认可论坛(IAF)成员机构认可的认证机构。
审查认证合同条款:
方法: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约定服务内容、费用明细、出证时间及违约责任。
注意:避免模糊表述和不合理条款,要求机构提供包含咨询费、审核费、差旅费等项目的完整报价单。
关注认证审核过程:
方法:积极配合认证机构的审核工作,关注审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注意:正规的认证审核应包括文件审核、现场审核、抽样检测等环节,审核员应具备专业的认证知识和经验。
查验认证证书真伪:
方法:在收到认证证书后,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查询证书的编号、有效期等信息。
注意:向认证机构索取认证证书的电子版或纸质版原件,核对证书上的信息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
谨慎选择认证咨询公司:
方法: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咨询公司,要求咨询公司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和成功案例。
注意:与咨询公司签订明确的服务合同,约定服务内容、费用、时间等事项。
提高自身认证意识:
方法:加强对体系认证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身的认证意识。
注意:不要轻信低价认证、快速认证等虚假承诺,认识到体系认证是一个严肃的过程,需要企业付出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认证证书。
建立直接沟通渠道:
方法:要求与认证项目经理、审核组长定期召开三方会议,确保标准理解一致。
注意:避免多层代理模式导致的权责不清问题,确保企业需求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曲解。
建立内部审核与改进闭环:
方法:通过 PDCA(计划 - 执行 - 检查 - 改进)循环持续优化体系,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注意: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避免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认证失败或证书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