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需要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确定过程及其顺序和相互作用:
组织需要识别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个过程,明确它们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以确保过程的有效管理。
确保资源提供:
组织需要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包括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先进的检测设备、质量改进所需的资金等。
管理职责:
最高管理者需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提供,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组织需要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职责和权限,确保职责清晰、分工合理,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
产品实现:
组织需要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等。
对于有设计开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组织需要对其设计开发过程进行管控。
组织需要对采购的原材料、外包的服务等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管理。
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组织需要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操作,对关键过程进行控制。
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组织需要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运用统计技术等方法收集、分析质量相关数据,以证实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需要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
组织需要对不合格输出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组织需要持续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通过纠正措施消除已发现的问题,通过预防措施防止潜在问题的发生,并运用PDCA循环等方法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文件化信息:
组织需要建立文件化信息,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文件应简洁明了,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需要定期主持开展管理评审活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依据评审结果做出改进决策,调整体系相关内容,确保体系持续符合组织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