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项,怎么办
在ISO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项,企业应采取以下步骤来有效应对和整改:
一、确认不符合项
详细记录:
审核员会详细记录不符合项的事实、位置、涉及的文件和人员等信息。
企业应认真核对这些记录,确保准确理解不符合项的具体内容。
确认问题:
企业应与审核员沟通,确认不符合项的存在和性质。
如有必要,可要求审核员提供进一步的解释或证据。
二、分析不符合项原因
深入调查:
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不符合项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可能涉及流程、人员、设备、材料等多个方面。
制定根因分析图:
使用鱼骨图、5Why等工具,系统地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性措施:
根据不符合项的原因分析,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应明确、可行,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设定整改期限:
为整改措施设定合理的完成期限,确保整改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明确责任人:
指定具体的责任人负责整改工作的实施和跟踪。
四、实施整改措施
严格执行:
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严格执行整改工作。
确保所有整改措施都得到有效实施。
记录整改过程:
详细记录整改过程,包括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五、验证整改效果
内部验证:
企业应组织内部人员对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确保不符合项已得到有效纠正,且不会再次发生。
外部验证(如需要):
根据审核机构的要求,可能需要邀请审核员或第三方机构对整改效果进行外部验证。
六、提交整改报告
编制报告:
企业应编制整改报告,详细记录不符合项、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效果等信息。
提交审核机构:
将整改报告提交给审核机构,以便审核机构评估企业的整改情况。
七、持续改进
总结经验:
企业应总结不符合项整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完善管理体系:
根据整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