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0000认证需要做哪些事情
ISO 20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项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旨在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其IT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获得ISO 20000认证需要组织在管理体系、流程、人员和资源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下是获得ISO 20000认证需要完成的主要事项:
1. 了解ISO 20000标准要求
熟悉标准内容:组织需要深入学习ISO 20000标准的要求,包括服务管理流程、服务交付、关系管理、解决和发布管理、控制等核心内容。
差距分析:对照标准要求,对现有的IT服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存在的差距和改进点。
2. 建立或完善IT服务管理体系
制定服务管理方针和目标:明确IT服务管理的方向和目标,确保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一致。
编制体系文件:包括服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确保覆盖ISO 20000的所有要求。
定义服务范围:明确认证所涵盖的服务范围,包括服务内容、客户群体、服务时间等。
3. 实施IT服务管理体系
流程建设:建立并实施符合ISO 20000标准的服务管理流程,如服务级别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
资源配置:确保为IT服务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技术、工具和资金。
培训与意识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ISO 20000标准和体系文件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服务管理意识和能力。
4. 运行和维护体系
体系试运行:在正式申请认证前,通常需要运行体系至少3个月,积累运行记录。
内部审核: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检查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管理评审:高层管理者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 选择认证机构
选择认证机构:选择具有资质和经验的认证机构,确保其能够提供专业的认证服务。
提交申请: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6. 接受外部审核
第一阶段审核:认证机构进行文件审核,评估组织的体系文件是否符合ISO 20000标准要求。
第二阶段审核:认证机构进行现场审核,评估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流程执行、记录、人员能力等。
整改与验证: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组织需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认证机构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7. 获得认证并持续改进
获得认证证书:通过审核后,认证机构将颁发ISO 20000认证证书,证明组织的IT服务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
监督审核:认证证书有效期通常为三年,期间认证机构将定期进行监督审核,确保体系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再认证审核:在证书到期前,组织需申请再认证审核,以维持认证资格。
持续改进:组织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优化IT服务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8. 注意事项
高层支持: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成功实施ISO 20000认证的关键。
全员参与:ISO 20000认证涉及组织的各个层面,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客户参与:在服务级别管理等流程中,客户的参与和反馈至关重要,确保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识别和应对可能影响IT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