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总结再分析:税收征管的力度一定会加大,那在当前的税收形势之下,老板该怎么做?我分享三点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点:所谓的倒查30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中国追征期本身是没有上限的,但是大规模的倒查,全国的、全行业的、普遍性的倒查都会出现。
第二点:税收征管的力度一定会加大,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没钱,财政收入持续在下滑。
第三点:加上金税四期的不断推进,以及数电发票已经全面应用落地,未来3~5年,我们面临的税收压力一定会越来越大,合规的压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大。
所以老板该怎么做,关键两个字就是合规。
怎么才能做到合规?先从自身看有没有历史遗留的问题,像是隐瞒收入,虚开,虚增成本等,你没能解决的是哪些?不能解决的又是哪些?要想未来的合规,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因为未来安全一定比赚钱更重要。
我们团队参与并完成了中美第一份双边预约定价税务项目,曾主导香港某跨境电商企业股权架构重建及上市辅导。同时完成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区财务税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项目。
可以说,在税务风险和政策风向这块我们抓的很死。如果担心税务合规问题,不知道如何筹划,可以咨询我们的税务师。
一、国内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税收洼地?又有什么税收优惠政策?
先说清楚2024全国审计会议后,政府对税收园区/洼地的监管比较严格,所以挑选税收园区要更加慎重。
2025年比较合适地区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山东。综合税率0.4%或者每月返税45%等相关优惠政策,我们全国合计56个独家税收园区,今天展开讲讲各自的政策优势。
首先,我们根据类型和相关业务,政策等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个体户税收园区,是针对公转私、私户收款、居间费等业务高税率问题的;
第二类返税税收园区,是针对缺进项、股权转让、持股平台等问题的;
第三类外贸税收园区,是针对跨境资金流转、收款等问题的。
第一类,个体户税收园区(税率在0%~2.5%),一般会从金额上区分,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①【武汉/海南/杭州】年利润120W以内免税,双免个体税收园区
双免是指免增值税个税,每年利润不超过120万就可以享受免税优惠,成本仅仅是缴纳入驻当地税收园区的费用,武汉、海南和杭州等省份都有类似的政策,并且相较于其他城市每年48万左右的金额优惠,120万的扶持力度还是很高的。
这类税收园区的优势在于价格,一般几千块就能做一家。可以收到地方的纸质税率通知书,或者在地方官网也能查到本年度享受的优惠税率通知书,合规性拉满。
②【湖北/江西】年利润500W综合约税率1%,定率征收税收园区
许多传统行业会因为缺进项票/成本票等问题,导致超额纳税,但他们的年营收又比较高,这时候就需要核定/定率征收税收洼地政策。
入驻这类税收园区后,综合税率可定至0.15%~1.46%纳税 ,而非传统的查账征收。金额限制一般在500到1000万。这类园区也是最普遍的,江苏安徽和湖南等地的政策都很稳定,但从性价比来说前更推荐湖北和江西。
具体可以参照下述政策明细:
总结一下,个体税收园区洼地,可以解决年企业的公转私、无票收入、居间费等问题,可开专票给主体公司抵扣,综合税率低至0%~2.5%。
我们可以安排税务师精准推荐全国税收园区,点击下方卡片get个体户减税方案,完税后直接提现到个人账户。
二、返税税收园区洼地(至高返还实缴税额的45%)
如果缺票额大,就很少用个体洼地。因为税收洼地的政策还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年纳税额超过30万以上,就不适用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比能替代的,是用返税洼地或企业扶持优惠洼地来解决高税率问题。前者的政策原理是:地方政府在企业完税后会按约定的比例给予返税,比如约定的是41%,那么纳税100万就会返还41万元给企业。后者大体相似,只是针对的行业不同,叫法也不同。
当然,在783号文(*公平竞争审查)发布后,前者数量大大减少,反而用得更多的是后者。
我们的返税洼地比例在40%~45%之间,属于独家的园区洼地,业内很少有返税比例比我们高的。可以点击文中插件,联系我们推荐独家园区,或者私信沟通。
①增值税返还40%~45%,所得税返还20%~30%【安徽/江苏】
安徽芜湖、江苏徐州、江西赣州等城市都有比较好的增值税/所得税返税洼地,大多采用的是阶梯式返税,即纳税越多,返税比例越高,比如增值税最高返45%。推荐的理由是,政策都连续稳定了5年以上,而且是每月返还,不用担心拖延返税。这对企业来说很重要。
②个税返还25%~28%,【江苏/山东】
这种税收园区可以针对性解决高额个税问题,比如股权转让溢价高、高管个税高或想设置员工持股激励平台等情况。个税返还比例在23%~25%之间,因为是只接以上三种情况的税收园区,因此安全性很高。
总结一下,返税洼地的应用面很广,三大税种都能每月返还,可以开专票也可以开普票。但部分行业会比较敏感,比如医疗或大宗商品等涉及资质问题,许多园区会推延甚至限制返税,可以私信我给你推荐政策稳定,从不出现推迟返还或者政策变动情况的返税洼地。
避免企业碰上不靠谱的园区,撤出又花时间金钱和精力,返税还收不到。 可文中卡片匹配全国税收优惠园区洼地返税政策,纳税越多,返税比例越高。
三、总架构设计
在总架构上,企业的核心受益人可以和信赖的人设立家族公司把持企业主体,将无限连带责任变成有限连带责任。
基于居民企业之间分红不纳税[1]的政策,钱袋子公司作为持股平台,其收入不用交个人所得税(自然人作为股东从实际经营公司分红的话,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可以直接去购置资产,或者用于投资。
如果过往财报上有遗留的隐患,就要做好“护山大阵”——防火墙的筹划。
它在3件事上可以少交税,或者说延迟交税。
①分红不纳税
如果是个人股东需要缴纳20%的个税,现在我们可以依法免除。
②是投资损失的抵免
个人股东投资项目,比如说我投资A公司,然后卖掉就赚了100万,交20%个税;投资B公司,然后卖掉亏了100万,盈利和损失能够互抵吗?
不能,前者交20万个税,后者不交,合计交20万个税。
如果是控股公司去投资的话,损失和收益就可以在控股公司层面互抵。
③是利息扣除
控股公司的实际税负其实低于业务公司的,因为控股公司它是纯粹的费用中心,可以做一定的税务安排。
最常见的就是向下安排股东借款,控股公司收息,控股公司这个利息通常来讲仍然不能够覆盖亏损,那也就不需要交税,而业务公司层面可以享受利息扣除。
当然,前提是要满足关联债资比、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等等一些要求。
股权处理
再往后的方向规划上,有些“掌门”名下有多家公司,营业额超过一亿,三到五年内有融资上市的需求,那就在使用税收洼地之前一定要把股权明确好。无论是冲新三板还是港股,都需要有一个清晰且方便后续投资的股权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