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补贴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取消?认定工作重大变化又有哪些?
2025-01-11  浏览:3

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补贴了,还会有人申报吗?

一、高新技术企业是什么?

做科技咨询的机构和从事科技行业的业务公司的从业人员应该都不陌生了。从2008年中关村走向了全国,再度走向了世界,杜工在学校实习兼职就开始做项目,接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高企,13年的高企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比较复杂,很多都不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审查要素,以前的资料也做得很简单。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现在高企依旧盛行,15年开始由科技口径下放给机构开始了高新技术企业井喷之路,直到现在!

高新技术企业的深层次逻辑在于让科技体系的建立带动科技从业人员规范化、带动科技企业体系化、带动市场科技的覆盖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普适性给予了很多小企业看到了科技企业是如何建立研发体系的,是如何规范的建立研发奖励措施的,是如何规划研发项目与市场需求的合理性的(科技成果与高新产品收入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通过资质、资金奖补和税收减免的措施,让更多有些科技含量的企业通过这个项目树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如何规范化管理的体系和认知!是国家帮你合规化建立科技公司,所以才有了奖补、资质认定和税收减免的相关优惠政策,为的是更好的发展科技,促进科技进步!

那为何高新技术企业变成了目前混乱市场化的这种模式呢?其一是顶层设计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其二是权力下放到市区级单位与绩效挂钩;其三是认证的可操作性太大,导致了很多规划包装的企业影响力市场;其四是高企的认定对于招投标会有加分项,对于金融贷款会更有优势;其五是之前有些地方的奖补设置不合理,武汉之前是40万一次性到位,海南是50万,高企迁移还有40万,复审20万,不过现在转变了按照年度来发,按照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来发,按照是否复审来发。

二、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目前的形势?

自从疫情以来,总体经济态势不好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对于创业者打击不小,创业也成了门槛!机构的市场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再到减量市场,如果一家机构主要是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维持现金流的那就要考虑转型的工作了!

目前申请的形势比较严峻,目前的话主要通过区级部门和所属的街道以及区域性机构的督促和政策宣导,以低成本的投入,高收益的回报,教育客户要求申报高企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是却毫不谈风险问题,三中全会之后要求财税改革,对于税源是要应收尽收,高企的申报涉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涉及前两三年的高企收入情况问题,涉及财税问题是很麻烦的!对于申请来说要谨慎,合规性操作才能领取资质和补贴,而且即使通过了,有些地区还要复查三四遍甚至审计署还来再查一遍,不合格的、拿过钱的要返还,取消资质。

总而言之,前期审核趋于严格要求,后期审查事务繁琐,领取补贴周期较长,高企资质品牌力降低,财税要求越来越严!所以机构要做好标准化服务、合规化操作、申报文件的严谨递交,评分要尽量提高!

三、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从严规划的部分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由工信部主导评审,认定评审讲从严把控!

1、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企业优势较大;

2、研发费用早做谋划“三表一致”!

3、研发项目与产品(服务)的关联要做好;

4、成果转化、组织管理水平部分考核越趋严格:

5、产学研合作要有横幅签约仪式以及付款证明;

6、知识产权规划要与实际业务相关,夹具之类的配套专利尽量少做

7、支持专利交易和专利运营转化,要做好科技成果的对应材料;

8、现场审核要注意科技人员的身份证明、研发场所、研发设备清单对照;

9、尽量每个技术和科技成果都要有对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证明,要有对应的查新报告!(湖北系统需要填)

四、高新技术企业取消补贴?

我们回归正题,高技术企业培育项目的未来发展在哪里?是否会被取消?取消称号?取消补贴?取消认证?还是直接取消?个人认为还是不会被取消的!但是会变成认证制,奖补可能会取消!高新技术企业从08年开始铺向全国,蓬勃发展了16年了,历史的车轮滚滚预计在26年或者27年完成历史量级任务之后会趋于平静。为什么不会被取消?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体系取消是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价值的,从上至下,从科技部门、工信部门的组织架构到税务体系的建立,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关系到的还有所得税法,财税改革也没那么快的进展。从科技部火炬中心管理到工信部管理,从科技创新要转化到产业发展!国家要发展的是科技带来的价值和收益,高新技术企业普及创新体系的历史任务慢慢趋于完成阶段,我们讨论之后个人认为有两个方向发展:

1、趋于严格;

(1)取消奖补,按照备案制,参考ISO体系认证,成为国家级体系标杆产品,对于科技企业的标准化认证产品证明,按照每年复评,三年重新认证来走流程,线下线上审核,定期查验研发体系流程合理化,增加研发费用数字化平台,年度查验!按照人数和领域收取服务费!

(2)参考国家级的CNAS之类资质评审,轻认定重审核!

建立标准,提升认定要求和流程,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高新技术企业校准规范,包含科技技术研发、研发费用归集以及成果转化等运营的各个环节,对标准管理的资质、操作规范、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详细规定!与国际接轨!

2、趋于放松;

参考软件产品认证、软件企业认证,走协会组织管理的方式!为什么要参考软件产品认证和软件企业认证的流程?是因为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也是有税收优惠的,也算是资质认证的一种,走省级协会组织管理和公布名单协同发展,再以国家部委认证备案的形式更轻松,软件企业认证也是三年的有效期,即征即退也涉及税务减免政策!

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要满足的条件?

1、成立时间: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1年以上。

2、知识产权: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领域范围: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研发人员: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5%。

6、收入占比:近1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行政处罚:企业申请认定前1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大重大变化!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党中央、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方案》,经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职责、机构、编制调整,2024年由工信部管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总的来说,通过对政策的研究和解读预计会有以下的变化:

1. 制造业做高企有比较优势

通过这次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实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工信部门作为制造业的主管部门,对制造强国、制造强省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2.技术改造项目会被认定为研发项目

以前撰写高企资料时,我们尽量避开技术改造项目,以免研发项目不被认可。而技术改造项目在工信部门是比较重要的项目,被认定为研发项目比较正常。

3.知识产权会更倾向于发明专利

特别是高价值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的分值可能会降低。这也是专利审查严格后知识产权的一大发展趋势。

4.申报数量会大幅度减少,申报的企业质量会提高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随着全国各地区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金额越来越少,大多数为了拿补贴而申报的企业将会直接放弃申报,那么申报的数量势必会大幅度减少,申报数量大幅度减少也不是什么坏事,真正有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会成为主力军,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正向发展。

发表评论
0评